
日前,著名音乐人李偲菘突发脑出血,庆幸被及时发现并紧急送医救治,身体才有了好转。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“世界卒中日”,今年的主题为“尽早识别,立刻就医”。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胡俊指出,每年秋冬季是卒中的高发季节,随着气温越来越低,高血压、脑血管病史等患者,一定要牢记“中风120”口诀,当心被“冻”出卒中。
\n
图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\n
图源:豆包AI生成
\n秋冬换季气温变化大
\n当心“秋冻”引发卒中
\n胡俊介绍,卒中俗称脑中风,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,分为缺血性卒中(脑梗死)和出血性卒中(脑出血)两种类型,具有较高发病率、致残率和死亡率,可导致肢体瘫痪、语言障碍、认知障碍等并发症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
\n“近期,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门诊量有一定增加,这与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密切相关。”胡俊表示。数据显示,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,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.13%,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.2%。究其原因,秋冬季节气温降低,人体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,脑出血概率增加。特别是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患者,血管弹性比较差,气温骤变、血管收缩时可能造成脑动脉的破裂和出血。另外,寒冷天气使血液流动变慢,血液黏稠度增加,从而增加脑梗死发病率。
\n监测血压血糖定期体检
\n防卒中要这样积极干预
\n“预防脑卒中的发生,远比发生卒中后再治疗有意义”。胡俊指出,引发卒中的原因包括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。不可控因素有年龄、种族、家族遗传史等;可控因素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、吸烟等。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危险因素,能避免或推迟首次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。那具体该如何干预呢?
\n1.加强血压监测
\n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。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定时测量血压,做好记录,一旦血压明显波动应引起警惕。
\n2.按时服药
\n糖尿病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,应定期监测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。
\n3.定期体检
\n人们要注重定期体检,在医生指导下做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,排除血管狭窄。必要时,做头颈部CTA,排除血管狭窄及动脉瘤,做到早发现早干预。
\n4.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\n合理膳食,少食高油、高盐、高脂肪食物;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;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。
\n5.注意防寒保暖
\n秋冬季换季时节气温变化大,当气温骤降外出时,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,戴好帽子、围脖等,避免“冻出”卒中。
\n牢记“中风120”口诀
\n一旦发现症状尽快送医
\n胡俊说,人体脑细胞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极高,且无法自行储存能量和氧气。一旦脑血管堵塞或破裂,脑组织会迅速因缺血缺氧而受损。因此,把握卒中最佳治疗时间至关重要。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窗是发病后4.5小时内,虽然部分患者的动脉取栓可以延长至24小时,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。
\n那卒中急性发作,应如何识别和处理?胡俊建议大家牢记“中风120”口诀。
\n“1”,代表一张脸出现了口角歪斜和明显不对称;
\n“2”,代表两只手臂同时抬起时是否出现单侧无力;
\n“0”,代表聆听对方讲话是否清晰。
\n“这个‘中风120’口诀,主要是针对缺血性卒中。”胡俊提醒,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,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清楚告知患者情况及发生时间、所处详细地址,保持电话畅通。一定要避免因就医不及时,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。
\n指导专家
\n
(资讯)
\n(文/向娇)
\n原标题:世界卒中日丨著名音乐人突发脑出血,牢记口诀防秋冬“冻”出卒中
\n

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,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,线下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